- · 《电脑与信息技术》栏目[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投稿[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征稿[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刊物[08/03]
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 服务计算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计算机学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二战的余温还未散去,各国间的竞争逐渐从军事转移到了科技层面,为更好地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1962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中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二战的余温还未散去,各国间的竞争逐渐从军事转移到了科技层面,为更好地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1962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前身)成立。
???
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 成立计算机学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1946年2月14日,世界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诞生,与今天我们看到的计算机不同的是,ENIAC体积庞大,占地150平方米,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放得下的。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期,欧美国家计算机的成功研制,促使我国逐渐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上日程。
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由闵乃大、夏培肃、王传英组成,华罗庚邀请闵乃大担任组长,开始了计算技术的探索。同年3月,由闵乃大执笔写出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从华罗庚建立的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开始拉开了序幕。
1956年9月,我国成立了一支考察团,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王正担任副团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对莫斯科、列宁格勒计算机技术的科研、生产与教育进行了考察,回国后,王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王正(1912-1981)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58年7月,国家决定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 1958年8月1日,中科院计算所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58-1959年间,103型、104型中国最早仿制的电子管计算机相继推出,为中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成为中国计算机事业起步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不断突破,1962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复同意,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诞生,王正担任首任主任委员,1985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举行成立大会,胡启恒担任首任理事长,并连任三届。
▲胡启恒(1934-)中国计算机学会首任理事长,第五、六届中国科协副主席
“计算”时代 广阔未来
中国计算机学会(以下简称“CCF”)于2006年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开始变革。中国计算机学会以服务计算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使命。从1985年至今,胡启恒、张效祥、李树贻、唐泽圣、李国杰、郑纬民、高文等先后担任理事长。学会下设12个工作委员会,37个专业委员会,32个地方会员活动中心。
十多年间,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已达6万多名。为给会员提供更高端、丰富、专业的服务,中国计算机学会为产业和学界搭建了对话的平台。已举办16届的CNCC(中国计算机大会)是中国计算领域的年度盛会,2019年参会人员超过了8000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于1998年创办YOCSEF,成为有为青年精英高效成长的平台。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面向青少年的计算机编程竞赛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为十几万青少年计算机爱好者提供成长竞技平台。服务于会员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杂志是面向科研和产业界人士的高端学术性月刊。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期刊、会议列表,是中国计算机领域获得国际认可的推荐目录。
▲CNCC2019大会现场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过设立CCF终身成就奖、CCF王选奖、CCF海外杰出贡献奖、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杰出工程师奖等13个奖项,来鼓励和表彰优秀的成果和个人。
▲计算机博物馆签约仪式,2018年8月22日,杭州
中国计算机学会面向未来,正在杭州筹备建设国内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并在苏州设立业务总部及学术交流中心,致力于为我国计算领域专业人士提升学术和产业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nyxxjs.cn/zonghexinwen/2020/1104/782.html
上一篇:七位全球顶尖云计算专家莅临云创
下一篇:湖南移动多项技术与应用亮相世界计算机大会